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孩子每天都盯着手表,这让父母很担心:你一定要买电话手表吗?

母婴育儿 2024-06-17 浏览(333) 评论(0)
- N +

可以通话和定位。曾几何时,儿童电话手表被视为保护儿童安全的小助手。如今,随着聊天、音乐、游戏、短视频等应用的涌入,儿童手机手表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娱乐和社交工具。有些孩子天天盯着手机手表的小屏幕,忙着社交,忙着玩游戏,甚至盲目攀比,引起了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担心

过度发展的社会功能

孩子出去玩,抢着拍照。

“妈妈,今年你能给我买块手表作为生日礼物吗?”大二学生夏夏即将迎来8岁生日。她向母亲许下了这样的生日愿望。原来班里有几个同学有儿童电话手表,小的粉红色的,很漂亮。夏夏也想拥有一辆。

“不就是一块儿童手表吗?”夏夏的母亲满口答应。但当她打开电商平台选择时,才意识到问题并不简单——儿童电话手表品牌复杂,手表的功能更“强大”,比如大光圈拍照、实时聊天、高清视频通话、二维码支付等...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,夏夏的母亲产生了怀疑。“这些功能和手机上的怎么一样?”

如何选择?在向其他妈妈学习时,夏夏的妈妈听到的建议最多,“最好问问女儿的小伙伴用什么牌子的”。朋友提醒我,如果身边的孩子都用某个牌子的儿童手表,但是家长买了别的牌子,孩子就不能“碰”了,回家可能会被别的孩子嘲笑生气。

两块手表可以通过“触碰”来互相交朋友,社交成为了儿童电话手表的主要卖点之一。然而,正是这种社会功能引起了父母的担忧。

罗女士的孩子从三四岁就开始使用儿童电话手表。起初,因为担心孩子在户外迷路,罗女士买了一块有轨迹定位功能的手表,可以随时看到孩子的定位。但是现在孩子手表上的定位功能用的少了,孩子用手表聊天的多了。孩子们通过手表互相交友后,没事就聊天,有时发几句,有时发表情包。孩子的手机手表也有朋友圈功能。有时候出去玩,孩子忙着拍照打卡。“但她不想让我知道她发了什么,聊了什么,就像一个‘隐藏的角落’。”罗女士担心,儿童电话手表不仅能接收语音,还能接收图片和视频。孩子的自制力和辨别能力不强。如果他们收到一些不好的信息怎么办?打卡定位时如何保护隐私?

记者查询多家电商平台发现,由于功能和配置不同,儿童电话手表的价格从一两百元到几千元不等。价格超过千元的儿童电话手表并不少见。

纵观这些手表的功能介绍,除了多重定位,无一例外,商家都将高清视频通话、好友聊天、个性化表盘等社交功能作为重要卖点。有的儿童电话手表还号称可以安装作业帮助、口袋故事、音乐、QQ、微信、浏览器、Tik Tok、Aauto Quicker等应用,几十个甚至更多的app都可以下载。

担心

容易沉迷的复杂应用。

孩子们一放学回家,就戴上手表去玩。

“功能太少,孩子不愿意。功能太多了。自从戴上之后就一直低着头玩。手表上有游戏软件,我可以看小说。1.3寸屏幕太小,我一直盯着看。你看眼睛累不累?”说起儿童电话手表,王女士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视力问题。在她看来,这种缩小版的儿童智能手表太伤眼了。现在她只能盯着孩子,多提醒,减少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时间。

儿童电话手表越来越复杂的社交和娱乐功能,无形中吸引着孩子们盯着这个小屏幕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,如果孩子的自制力稍差,就可能沉迷其中。

魏女士的孩子最近沉迷于儿童电话手表。她充话费的时候,厂家送了她一块小天才手表。结果没几天,孩子就爱不释手了,不仅要听故事、定闹钟,还要打电话、交朋友。反正孩子们一放学回家,就会戴着手表去玩。现在,魏女士的孩子手表上加了十几个好友,大部分都是小区里的小伙伴,但也有一两个孩子记不清是谁了。最近这些孩子都在玩手表数步,疯狂刷练习步。“为了赢,孩子不怎么锻炼,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作弊,一直在家里拿着手表刷数据。”魏女士对此哭笑不得。

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帖——“我禁用了儿子的小天才电话手表”,引起了很多共鸣。据帖子称,一年前,这位家长抵挡不住儿子的再三恳求,买了一块小天才手机手表。刚开始他只是偶尔打个电话聊聊天,并没有太在意。后来他发现儿子每隔几分钟就会玩一下手表,这才明白儿子这半年成绩下滑这么严重的原因。

在帖子的底部,很多家长评论说是在和孩子为了手表“斗智斗勇”。在这里,父母设定了使用时间;那边孩子找到破解教程,解禁了。

记者采访的多位小学老师表示,根据学校规定,不允许孩子将儿童电话手表带入校园使用。如果真的有必要,学生家长需要向学校专门提出申请后将孩子的电话手表带到学校,但上课时仍会由老师保管,放学后交给学生。夏夏的妈妈也告诉记者,在前段时间的家长会上,孩子的班主任特意提到了孩子电话手表的问题,提醒家长在校外多注意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。

担心

诱发潜在比较心理学

“衣服鞋子不比手表好。”

在楼下等电梯的时候,肖磊点开了儿童电话手表的“口袋故事”,边等边听。天蓝色的手表非常漂亮,让他忍不住反复抬腕,手指点在小屏幕上,乐此不疲。

“这是我昨天刚买的,兴高采烈!”母亲朱女士轻声说,孩子原来用的电话手表是某品牌,但他的同学都在用另一个品牌的手表。这次孩子要买同品牌最新款,一下子花了2000多。

其实在给孩子买这款手表的时候,朱女士心里也很纠结:一方面,孩子的同龄人都在用某品牌的电话手表。如果父母不买同一个品牌,总是担心孩子融入不了“小圈子”,产生被排挤、被孤立的感觉;另一方面,现在的儿童电话手表更新换代很快,每年都有新款推出。孩子很难一起“卷起来”吗?

记者采访中,不少家长反映,原本是为了保护孩子安全而设计的儿童电话手表,现在却成了攀比孩子的工具。

“小米,360,华为,小天才……”近几年,蒋先生给儿子买了四款不同品牌的儿童电话手表。当然,换表这么频繁不是因为表坏了,而是因为其他原因:要么是儿子想和戴同一品牌手表的朋友做朋友,可以一起玩;要么是因为手表功能不防水,摄像头像素不高等等。,孩子要求一个更强大的。“每块表大概四五百元,孩子纠结了几次,最后家长妥协了。”蒋先生意识到一个问题。现在的孩子会比较谁的手表更好。“衣服鞋子不是比手表好,主要是比手表好。”

专家呼吁

儿童手表应该回归基本功能

据中国产业研究院《2022-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目前中国5至12岁儿童约1.7亿,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渗透率约30%。基本上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有智能手表;其中,城市儿童智能手表市场渗透率超过50%。

儿童电话手表流行的背后,是中国几乎所有的未成年人都在上网。

“以前是让孩子少玩手机和平板,现在手机手表又出来了。”采访中,不少家长提出,儿童电话手表功能太多未必是好事,不能让孩子陷入过度社交,滋生攀比心理。家长呼吁,儿童电话手表的功能应该是“减法”,而不是让手表“万能”,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成长阶段。

“未成年人的社交还是应该更多的是线上互动,而不是线上。”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,儿童电话手表也应该回归基本功能。厂商在儿童手机手表中搭载更多游戏、社交等内容,可能增加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风险。所以,尽管困难重重,家长还是要引导孩子电话手表的消费,避免盲目攀比。

北京晚报记者孙洁

标签: